![]() 陳宏
《第一財經網》2014年4月1日報道,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建)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將通過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收購三亞鳳凰島發展有限公司及三亞鳳凰島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價格分別為29.99億元和9.62億元。
鳳凰島位于三亞市三亞灣度假區,是在大海礁盤之中吹填出的人工島。該島四面臨海,占地面積547.5畝(36.5萬平方米),由一座長397米、寬17米的跨海觀光大橋與市區濱海大道光明路相連。這座島的起初構想是一個國際客運碼頭,由三亞港務局立項建設,2007年3月將項目調整為旅游綜合體。鳳凰島主要包括七大項目,即五棟超星級酒店(包含酒店及國際會議中心)、國際養生度假中心(即五棟產權式酒店)、商務會所(別墅型產權式酒店)、海上風情商業街、國際游艇會、奧運主題公園和鳳凰島國際郵輪港,被視為推動海南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
中交建收購鳳凰島后會有哪些新的動作?是否會對原有的規劃進行變動?在房地產市場轉冷時期,該集團又將推出哪些新的服務項目和營銷模式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在后續的運營管理上有哪些創新方式?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現代物業》對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陳宏進行了專訪。
《現代物業》:中交建集團與傳統的開發商有什么區別?三亞鳳凰島項目跟傳統的開發項目有何不同?
陳宏:我們對鳳凰島這樣一個項目的重組和收購,作為中交建集團來講,目前給自己的定位,是從早期的建筑和投資商已經轉換為現在的城市運營商?此埔粋詞匯的轉化,但是這里蘊含了整個企業的戰略決策和戰略定位的變化,以及企業在未來市場上所扮演的投資形象的變化,包括投資定位、投資價值,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為什么敢于在目前經濟下行情況下去接手這樣的項目,它不單單是一個項目問題,這里邊也包含了在中國新型產業經濟未來的探索和發展道路上,央企要承載的一個歷史責任,和相應的對行業的帶動和示范作用。鳳凰島不是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應該說,它在城市未來經濟投資領域的相關方面,更多體現的是后期的服務與運營。在新型的旅游度假商業模式的創新方面,作為國際郵輪母港,它給社會、給行業、給海南省整體的經濟形勢,能夠給予促進和提升,來改變或者說影響當前在旅游地產在第三階段上如何打造一個新型的商業模式,這對于中交建來講是更為有意義的。我們希望能站在世界的角度,站在行業的最高平臺,能夠放眼整個市場。
中交建雖說是一個央企,但是央企在整個市場觀念上更多是按照市場行為來運作。央企在整個經濟浪潮中,更注重于能夠為一個行業和為一個地方的整體經濟的振興和帶動作出貢獻。具體對這個項目來講,我們既然不把它看作是一個簡單的地產開發業務,而是從未來的服務商、運營商這樣的角度去對待,就是希望通過打造郵輪母港這樣一個地標式的建筑,在整體項目的后期服務運營的建立上,真正在中交建的產業結構方面,也打造出一個示范性的項目。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個項目本身屬于混合制經濟。十八大以后,中央政府倡導混合制經濟體制,中交建率先進入這個領域,而且大膽嘗試,在旅游地產方面實施混合制經濟。這種混合制經濟,我相信會為鳳凰島后續的整個投資、開發建設以及后期的運營帶來全新的機制和全新的商業價值體系與模式,也會對海南省不同的企業起到一個示范作用。
《現代物業》:您認為鳳凰島項目要保證可持續發展,持續吸引投資者或置業者,需要有哪些方面的保障?
陳宏:首先說大的環境。作為地方政府,愿意把這樣一個大型項目交給央企來進行后續的持續投資和開發建設,這本身就說明,央企對這個項目首先要做到全方位的創新,在商業模式上要創新,在贏利模式上要有創新,在后期運營服務的理念和內容上要有創新。只有在這些相關方面做到創新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我相信,對上述方面的創新,整個團隊、整個公司以及混合制經濟的企業,都會全力投入。從目前的整個國際視野角度出發,結合對中國經濟當期和遠期的一些研究和預判,我們會制訂出適應中國經濟下行階段的一些營銷措施和實用的營銷方案。我們會為鳳凰島植入全新的生活理念,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給未來中國每一個愿意到鳳凰島進行置業、度假、養生、休閑、消費和生活的公民,都會帶來全新的養生度假方式和有投資價值的生活。在資產升值的保證方面,我們會研發出全新的金融產品,在金融產品的促進下,使每一個投資客都能夠看到自己的投資收益,能夠在經濟下行階段依然敢于、樂于購買鳳凰島的產品,愿意去鳳凰島居住。
我們將解決鳳凰島在三個相關方面的理念定位問題,邀請國家相關的三個權威機構分別給鳳凰島專屬掛牌。我們強調的是,每一個到島上居住的旅游客和投資人,在他原省市居住的環境中能夠享受到的各種出行的便利性,在海南鳳凰島同樣都會享受到,甚至會增加很多意想不到的附加值。從醫療、教育、文化、生活、出行的匹配方式,到高端私人定制等諸多方面。對市場的投資收益我們非常有信心,當然這種信心不是建立在口頭上的,它是建立在良好的方案、營銷策略和相應資源的落地上,真正做到讓消費者看得見,能夠享受得到。
。ㄎ赐辏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14年第9期/總第3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