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旅創客聯盟由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合會(簡稱全經聯)、中國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專項基金、中信國安、光影俠股份、創客空間等聯合發起參與,打造中國文化旅游創新創業平臺。文旅創聯(北京)企業孵化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熊致雅認為,文化旅游產業同互聯網產業一樣,也有許多創業團隊有孵化的需求,因此文化旅游產業同樣也可以做出優秀的“眾創空間”。 ![]() 熊致雅 《現代物業》:“文旅創聯”是什么樣的“眾創空間”?跟傳統的創業咖啡館或聯合辦公空間有什么不同? 熊致雅:我首先談談創立,應該說之前(在其他產業的附屬項目下)已經做了很長時間,但是現在終于正式地成立了一家公司,也就是在“文旅創聯”整體的結構和品牌下,打造的一個中國文旅創客的聯盟。不久前,我們跟全經聯的孵化器進行了一個戰略合作的簽約。全經聯的孵化器,實際上涵蓋了很多產業,而我們在它的里面只做文旅這一板塊。 我們最早做“創客”這件事,實際是在2014年,在和中信國安的一個項目里面提出了“創客”這個概念。到了2015年,李克強總理把這個概念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以后,這個概念才真正地火起來,F在很多人都在參與,那么眾創空間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是基于自己的基礎和DNA在做。 簡單介紹一下,文旅創聯這個公司有兩大類業務。一類業務就是為開發商、投資人、想要做眾創空間的人去打造眾創空間,為他們策劃、設計和運營,我們叫一體化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做了些實實在在的案例。對未來來說,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值得去專門做的好事情。簡單地說,現在已經梳理出八大系統:接待會議系統、活動娛樂系統、生活配套系統、網絡支持系統、安全防護系統、企業服務系統、商業展示系統、聯合辦公系統,F在做眾創空間,并不是一個傳統的工裝公司,不只是簡簡單單的裝飾,或只是按傳統的辦公功能需求來設計的一個空間。而眾創空間有很多的復雜因素。我們針對市場上創客的意見大致把眾創空間分為聯合辦公空間、創客工坊空間和創客商業空間這三類。 另外一項業務——中國文旅創客聯盟,就是我們的核心。這是一個孵化器性質的聯盟,主要是針對文旅板塊的創新創業者的,為他們提供產業規劃支持。這個聯盟的本質是沒有排他性的,是完全開放的,跟全經聯、中信國安以及中國文化遺產可持續研究發展基金合作,還有很多其他的聯合發起者。我們可以和市面上所有的眾創空間合作,進行文旅板塊眾創空間的策劃、設計和運營。 實際上這兩大類業務,是上下游的關系。上游是投資人,考慮怎么做眾創空間,想做什么孵化器,做些什么。 《現代物業》:在下游方面做些什么? 熊致雅:我們在下游是實實在在地做文旅創客的孵化,為文旅創客們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我們總結創業者有五大需求:資金、流量、扶持、成長和場地。文旅創客,應該是一個圈層。中間形成了文旅創客聯盟這個機制,外緣實際上就是旅游產業的老要素和新要素。 老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吃,對接創意美食、創意餐飲、地方小吃等;住,是創意客棧、創意酒店等;行,以前是旅行社給大家規劃一個路線,那么現在有大量的線上App;游,景觀、景區設計公司在娛樂上有先天優勢,戶外玩卡丁車、潛水,還有做機器人的。這些板塊都可以很好地對應到一些傳統行業里。 新的六要素:商、養、學、閑、勤、騎。實際上都有相對應的創業公司、機構甚至團隊。以這樣一個圈層來形成中國文旅創客聯盟,我們去孵化他們,只要是他們需要的,我們就提供。通過外圍的資源、資金、流量、扶持、導師、人才、市場、保護、場地、培訓等全要素,再通過外圍的網絡平臺,就可以充分地聚合社會資源,在這個平臺上,打造出一個文旅創客的生態圈。 在這個生態圈里面,我們利用創客學院、創客工坊、創客大賽、電商、創客沙龍,包括聯合辦公的形式來孵化他們。其實這里的每一塊單獨拉出去都會有贏利點、贏利模式。但是這并不是孵化里最核心的贏利,F在初步確定用互聯網的思維去強化它,這個聯盟是我們的產品。我們的用戶就是文旅創客,可以快速地幫助他們用更低的成本在文旅板塊創業。 我們正在跟麗水市做一個景區的5A級提升,這個項目提升5A的核心,是以古堰畫鄉為核心往外延伸8.6平方公里,以這個面積為核心區來打造整體的景區。在提升的過程中間要做建設,原來是一條老街,有很多藝術家在里面畫畫,有各種各樣的商業業態,但是它需要發展,需要擴大面積?梢酝ㄟ^文旅創聯導入創客業態,景區有了內容,創客有了市場,有了直接孵化的空間。我們會拿一條街出來做創客街,會取一個更好聽的名字,但是意思是這樣的。文旅創聯創客們的項目,選擇四種主要的業態融進去。對于這種景區休閑商業街來說,主要的分為四種業態:餐飲、酒吧、客棧、商店。商店就是文創場地了,前店后廠這樣一種形式。 每一個團隊現狀不一樣,我們會根據團隊不同的需求,按照他的緊急程度給提供相應的扶持和服務。 (未完) 原載于《現代物業·設施管理》2015年第6期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