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地鎖是有車業主的一個“痛點”。試想開著價值幾十萬上百萬的豪車業主,進小區停車還要自己下車拿出機械鑰匙蹲在地上打開地鎖,這也實在有點Low。即便是幾萬的國民車,車主出小區也必須先把車開出車位,再停車返回車位拿出鑰匙把地鎖升起鎖上,在智能手機如此普及的2010年代,這也實在太原始。
互聯網經濟的時代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戳中“痛點”就意味著有可能成功。于是一款可以用智能手機App解鎖的智能車位鎖問世了,只需在手機屏幕上按一下,地鎖自動升降。但僅此功能還談不上是一款“互聯網產品”,發明人有了新想法,當一個城市中的智能車位鎖足夠普及的時候,就可能建立成一個平臺,每一位擁有車位的業主(編者注:為統一概念,本文之后將車位所有權人統稱為“車位主”,“業主”一詞代表傳統意義上的小區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業主)在平臺上發布自己車位的具體位置和租用價格等信息,當自己不在小區停車的時段,車位可以出租給那些需要在自己小區附近找車位的人,解決道路停車困難的同時,也為車位主增加了收入。研發團隊給這個以智能車位鎖建立的停車平臺取名“丁丁停車”,他們究竟要準備怎么做呢?
車位鎖和互聯網怎么玩?
“丁丁停車”的開發企業是北京同于道科技有限公司,這個開發團隊中沒有一個人是從停車或相關行業中走出的,創始人之一兼CEO申奧擁有的是電子硬件技術開發背景。2014年初,“滴滴”和“快的”等打車軟件激戰正酣,而申奧他們發現,雖然北京到處是車位鎖,且停車行業的用戶量和現金流都相當巨大,又是投資的熱點區域,但似乎停車是移動互聯網還沒有滲透到的為數不多的領域之一。因為傳統的車位鎖對停車位是一種對已占用資源進行“鎖定”的利用方式,并不是開放的,這不符合互聯網的特點。能否利用新時代的技術把閑置資源解放出來,同時可以滿足互聯網和資本運營最緊迫的需求?面對機會,他們決定進入這個熱門領域,開始尋找一個車位利用的互聯網解決方案。
通過對北京三環以內約890多個小區的走訪調查,丁丁停車團隊發現目前有車位鎖的地上車位約占總停車位的三分之一,由物業管理公司直接管理的車位約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則是業主擁有產權但沒有安裝地鎖的車位。此外,還有數倍于地上停車位的地下停車位,這形成了龐大的閑置停車資源。但小區內的大部分停車資源都處于“鎖定”狀態——尤其是被車位主上鎖的地上車位和更多的物業管理公司無法支配的地下停車位——因此就會出現馬路邊甚至主干道停車擁擠不堪而地下車位空空如也的現狀。不但是北京,全國的情況都是如此。
與北京通過“限牌”管理機動車增長量的方法不同,上海的辦法是拍賣機動車牌照,一張牌照往往被拍到七萬元至八萬元。但由于國家推行新能源車政策,上海對純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不實行牌照拍賣,但條件是車主必須配備有充電樁的停車位才給予發牌。因此對于上海的純電動車或混動車車主而言,給自己的充電樁車位安裝地鎖也是一種需求來源——車主不僅可以保證自己的車能夠在需要時隨時充電,也可以在車位空閑時實現充電樁的共享;換句話說,智能車位鎖不僅是對車位使用權限的控制,也是對充電樁使用權限的控制。
使用智能車位鎖不僅可以減少車輛在道路上來回尋找車位時多產生的尾氣排放,還可以減少車主下車開地鎖這一時間當中的尾氣排放,從某個角度上說也是一種環保產品。
當車主升起智能車位鎖準備離開時,丁丁停車客戶端界面會提示他設定今天的車位空閑時段?臻e時段內有人通過丁丁停車客戶端來附近尋找停車位,一旦選定了一個合適的車位,就可以通過網上支付租用相應時段的智能車位鎖操作權。進入園區時,車位租客需要向物管人員展示自己車位租用付費界面(類似團購網),由物管確認放行。之后車位租客就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操作相應車位的地鎖了。目前智能車位鎖的升降主要依靠丁丁停車客戶端的操作實現,不久之后還會和微信對接,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實現地鎖的升降。
沒有安裝丁丁停車App又想在附近小區尋找空閑車位的車主,這時物管就可以代理業主出租車位。物管可以通過丁丁停車平臺查詢到特定車位主所設定的空閑時間,在此時間段中將車位出租并向停車人收取租金,同時在網上支付系統中把代收的費用轉賬給車位主,這時系統會通知車位主自己的車位在空閑時段有了出租收入,同時也不會影響自己原先設定好的使用時間。
授權管理是這套系統最顯著的特點之一。車位主不僅可以通過軟件授權外來車輛共享車位,也可以授權物管,使其方便協助車位主管理車位。申奧向《現代物業》表示,如果是普通的機械式地鎖,即便業主愿意授權物管管理,但一個小區近500把地鎖鑰匙對物管的管理也是不小的挑戰,而智能車位鎖只需一鍵開關。
。ㄎ赐辏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原載于《現代物業·設施管理》2015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