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忙碌、緊張,工作及生活導致精神壓力極大。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情緒健康中心指出,香港每五個人中便有一個人受到情緒困擾,調查發現抑郁癥的發病率為8.5%,情況實不容忽視。所以香港近年來有多個團體積極推廣心理/情緒健康,希望香港人能擁有正能量,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及工作。香港的物業管理從業員在工作崗位上也面對不少壓力,但有多少雇主及機構會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呢?本文試分析物業管理從業員的工作壓力,希望引起雇主及員工共同關注心理健康。 物業管理服務的工作壓力 心理健康是指個人的正向能量和想法,擁有穩定的情緒和積極的生活態度,能適應壓力和悲傷,享受生活,實現目標和發揮潛能,并與其他人保持良好的關系。所有工作都有一定的工作壓力,而且適當的壓力也是改進、創新和發掘潛能的動力源頭;可是過量和不恰當的壓力會變成挫折、焦慮、驚恐和抑郁的源頭,F試將物業管理從業員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經理和主任級的中高層職員;第二類是前線員工,包括客戶服務員、保安員等),并從工作時間、突發事件及客戶關系三方面分析兩類職員面對相同或不同的壓力時,對心理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 工作時間 多項調查指出,在所有已發展城市當中,香港人的工作時間極長。2008年有調查發現四成香港人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8小時,遠超其他已發展國家和地區;有更多員工每周工時超過60小時。2010年有調查發現香港人平均每星期工作50小時,即使政府帶頭推動五天工作制,但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并不見有下降趨勢。調查亦發現,工作時間最長的是物業管理員和保安員,現時香港仍有大量物業管理公司采用二更制,即使部分大學學府亦如是。前線員工12小時一更,分日夜更甚至輪更工作,以期節省員工開支。員工每星期需工作六天,一天休假,每星期平均工時為72小時,遠遠超過香港人工時的平均數。員工每天扣除交通及睡眠時間,可能已沒有時間進行休閑及減壓的活動,若需要照顧家庭或進修的話,可能睡眠時間也不足。長時間工作或睡眠不足,不但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令記憶力衰退,影響工作表現及安全。 (未完) 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13年第9期/總第269期 (責任編輯:dja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