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有三個成語很有深意。“以德報怨”說的是你傷害過我但是我仍然要愛你;“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說的是以暴制暴,你打了老子老子必定打回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的是高手的自信,意思是無論你來哪一路,我都能用你的招數跟你玩,而且還要把你玩廢。
哪一個意思才是中國人信奉的呢?這個問題簡直太鉆牛角尖了,不鉆牛角尖才是中國人信奉的!
以前的“9·18”,我們大多會掀起衣服指著傷疤告訴日本說,不要忘記你以前傷我很深的,但是我們不記仇,只要你誠懇說聲對不起我們就能友好下去。時間長了對方沒有什么反應,或者對方一邊說對不起同時自己又說沒關系,后來甚至他們有人還會說“我去……”!對方既然犯渾,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就想用拳頭教訓他。但是打架對誰都不是個容易事,尤其是在勢均力敵的對手之間,所以雙方盡管聲音很大,隨時往上擼擼袖子,并不輕易出手。
對美國則有不同。我們對美國的復雜心態,既有廣泛的憤懣,卻又很難指出我們身上一個具體的痛點,證明是因為他們不僅失卻人類共同的道義,而且是單獨針對我們具有加害的惡意?墒钱斘覀儾挥傻孟矚g他們的時候,又覺得他們頤指氣使讓人煩,不僅在我們的家門口耀武揚威,還總跟我們的政府過不去。我們長期在很多方面受到的壓力,很多是那種不容易表達清楚、表達清楚后又不容易得到別人理解的憋屈,有種自己睡在地上被人隔著被子強奸的感覺,背面感覺冰冷正面感覺窒息。不少站著看的幫閑還會起哄說,他這是為你取暖呢。
今年的“9·19”相信讓不少中國人覺得出了一口惡氣。比武力嘛我們曾經打過平手,比文化嗎?切,你以為中國靠什么延續了幾千年?最討厭就是這個資本,我們甚至連個平等對話的機會都從來沒有過。當阿里巴巴選中與資本完全無涉的八位敲鐘人,在華爾街宣告這個“中國公司”是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歷史上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之時,很多人的快感和自信,真的是難以言表,一定是覺得我們在資本主義最擅長的領域,騎上了資本主義的龍頭。
已經有太多的解讀為阿里巴巴上市貼上了各類特殊的標簽。相當一部分具有民族主義情結的人士基于對中國A股的理解而推測美國資本市場,認為“要圈錢就要圈美國人的錢,不要圈中國人的錢”而為其在美國上市叫好!國內資本運營人士則痛心疾首,認為阿里這樣的優質公司沒有在A股上市是中國的巨大損失,并提出中國應反省并徹底改革A股準入條件和相關制度。而阿里巴巴團隊公開的宣言卻是為全中國正在失業和擇業的人士提供了輕松創業和可能致富的機會,并將全世界數億的消費者從那些層層剝利的中間商手中解救出來。最頂級的專業資本家卻不見表態,或許他們在這嘈雜的聲音中反而是茫然的,吵什么吵?誰的錢不是個賺錢呢!
阿里巴巴后來的精彩是必然的,歸根結蒂是資本無信仰,發展才是硬道理。是只有輸贏沒有立場、只有歸屬沒有國界的資本,通過阿里巴巴實現了中、日、美民間的商業合作共贏。某些投資人在阿里巴巴身上所謂的“當初看走了眼”,背后的無可奈何或指這顆從無數中外游戲規則千篩萬濾的縫隙中剩下來的、被中外資本家撿起來用重金煉就的生財金丹,除了需要投資人獨具慧眼,更重要的還有擔得起的風險、輸得起的實力和押在馬云身上的運氣。因此阿里巴巴又具有偶然性,意味著那些已經倒下和中途半端的,何止千萬個類似小阿里巴巴的互聯網企業,只因為與資本擦肩而過就迅速成為幾個互聯網巨頭的鋪路石。成功的少數人無愧于他們得到的喝彩,但是同樣不能讓我們遺忘那些偶然成功身邊的必然失敗者,他們的失敗,可能只是因為當初被制度束縛,有些剛要出頭之時,又被那些突破制度束縛的巨頭們蒙上被子壓在地上。
今年的“9·18”,熒屏的主題是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今年的“9·19”,不少人看到資本向資本家的頭上砸去。短暫的過癮之后,一定會有不少的新命題呈現在我們面前。
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14年第9期/總第301期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