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如期而至,再有幾個小時,將有不少樓宇會在業主的自覺參與和各個物業管理處的大力倡導與督促之下,以一個短暫的熄燈,來響應社會與時俱進的環保意識。
舶來文化的暢行,見證人人見慣不怪的習俗當中尚有如此之多的僻陋可以檢討與改進。悉尼市民在六年前發起這項活動之初是否曾經想到過,擁有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物業管理小區的中國,今天也意識到了原來環?梢跃嚯x自己如此的近——有些只是像伸手摁一下電器開關那么簡單和容易!
其間,由提升中國城市文明初衷而發起的“創衛”活動,似乎也應該有殊途同歸的效果。然而這場由官方發起的運動,由于與當地發起人的政績和仕途產生直接關聯,情急之下招法也常常變形,甚至鬧出發放事先填好了選擇題答案的問卷進行“民意調查”的笑話,其推行的用意必然令市民產生迷亂。當“創衛”成為仕途工具,環保也就成了與市民利益無關的秀;一些中國大陸的官員在感慨做官難,或許正是雖始于相同的良好愿望,卻因政務推行手段罔顧民意而導致其結果與動因南轅北轍。
有物業管理從業背景和專業學歷的梁振英先生在下任香港特首選舉中獲勝,勝選感言并未提及是否可能在執政中有具體措施再度提振香港物業管理信心,這讓大陸那些習慣從領導人只言片語或身家背景中獲得暗示的政策占卜師們,對其執政走向找不著北。因為在大陸業界,已經有人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找到了比“知道了”三個字還要簡略的“物業”兩個字,臆測出中央政府對物業管理其實是高度重視的。
香港的物業管理未必需要來自特首的推導,同時作為專業“測量師”時期的梁振英,早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即已開始為香港和內地提供土地管理、城市規劃和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服務。沿著梁振英測量師事務所到戴德梁行,以及香港房屋協會、英國特許測量師學會香港分會、英國特許房屋經理學會亞太分會等專業機構的從業軌跡,可以看到行業人士的忠誠服務和專業素養,才是行業穩固的基石和推導的動力。
事實一再證明,無論是“創衛”、“熄燈”還是“物業”,如果沒有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密關聯,從而啟發民眾的主動參與,單單依靠政府官員政績主導和政策高壓,其結果與目的要么不盡如意,要么背道而馳。同樣,坐地指責政府“法規滯后”和業主“意識落后”,并無以行業發展為己任,畢其功而盡其義,亦會使專業人士失去民眾信任和政府倚重價值。
“地球一小時”,舉手之勞,功莫大焉;“創衛”幾個月,官民傷神破財,檢查組撤走一切復舊,商家和物業管理徒付辛勞。任何一項社會活動,缺乏民眾主動參與的基礎和專業人士的規則設計,終究流于形式,勢同枉然。
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12年4期/總第219期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