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我們看看當年圣雄甘地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是怎么反思印度的,他寫道:“英國統治我們的國家,是由于我們的不團結、不道德和無知。如果克服了這些民族弊端,不僅英國人會兵不血刃地退出印度,而且我們會獲得真正的自治。”我們的業主何時這樣反省過我們自己?都是物業公司的錯,只要把物業公司干掉,讓我們業主說了算,問題就解決了。我們相信“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甘地不相信,甘地斷言,殺人的罪惡不能使印度人獲得自治。最終,印度人的自治是靠非暴力、追求真理獲得的。這是一個奇跡: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幾乎是最貧窮的印度人,而且種族、宗教如此復雜的一個國家,居然可以實現民主政治!好了,我們再回到小區?“革命”奪權,靠憤怒、沖突把物業公司趕走的小區可以獲得真正的自治嗎?還是由幾個新的業委會成員當小區新的統治者呢?這事值得大家深思!因為這條路將使小區永遠無法自治。因為,自治的基礎不是暴力和仇恨,而是反省、理性、良知、啟蒙和普遍的道德水準提高后的參與。 甘地認為:“自治的真實含義是自我約束。只有做到遵守道德規范、不欺詐或背信棄義,對自己對鄰人盡職盡責,才可能自治。”今天,中國的社區有自治的物質基礎和法律框架,盡管行政體制還不太理想,但政府希望業主獲得自治能力,而且,也在不斷推動社區自治。問題是我們在精神、道德、知識層面還沒有準備好。舉個簡單的例子:自治的基礎是“業主大會”,當業主放棄自己的責任不積極參加業主大會時,自治、維權就無從談起。而當大家在憤怒的情緒下組織起來時,不知道怎么開會,怎么決策,也是一個問題。 我們理解什么是自治嗎?自治不是趕走物業公司,簡單地由業主說了算;不是降物業費;不是讓廣大業主臣服在一個新的業主領袖的威權之下。自治是在廣大業主的道德水準普遍提高以后,他們要按道德要求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事務。他們不再需要新主人,而是作為一個共同體,只聽憑自己內心的理性和良知的命令?杀氖,直到今天,在一些人的頭腦里還把道德與說教相提并論,其還不知道,道德是一種智慧,道德是一切善行的基礎。沒有道德的實踐,法律、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從何而來?道德虛無主義不是道德的錯,恰恰是道德淪喪的表現,是愚昧無知的表現。不管是業主的維權還是自治,缺乏了道德基礎,是沒有出路的。道德不是口號,不是達到目的的工具,而是一種信仰,是做人的基礎。當我們把道德當妓女看待時,當我們對道德采取完全的實用態度,只用道德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時,我們就成了最墮落的人。這樣的人能自治,能過幸福、和諧的生活才奇怪呢! 為什么我們生活不幸福?是因為我們缺乏關于什么是公正的教育,我們為人不正直。說到底,我們的生活缺乏真理的根基。我們沒有關于什么是正義的知識,更不用說用正義指導我們的一切。 那么,什么是正義?正義就是你該干什么干什么。你是一個官員,就該為大眾服務,你是一個警察,就該與罪犯做斗爭,你是一個軍人,就該保衛國家,你是一個工人,就該做好自己的工?晌覀冞@兒,該干什么不干什么,大家都奔一個錢字!整個社會就亂套了。當人們的一切都為了錢時,辨別善惡的能力必然損失。沒有是非善惡,我們判斷事物的標準也就混亂了。
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業主的自治、維權的希望只有從自我的道德重建開始。讓我用甘地的話結束吧:“印度曾經是一片金色的大地,因為印度人有金子般的心,F在大地仍然是相同的大地,卻變成了一片荒漠,因為我們腐敗墮落了。我們目前的公民品質是賤金屬。只有當它轉化成了金子,這片大地才會重閃金光。影響這個轉化的哲人石是真理。如果每位印度人堅持真理,自治就會自動地向我們走來。” 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08年2期總第81期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