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欺行霸市——“不能降的房價”中看人性之殤2008年9月19和9月22日中國A股強勁反彈幾乎全線漲停,23日以后隨即下跌,倘若我告訴閣下,凡在此間追高補倉的炒短股民,都可以要求券商將23日以后虧損的股票按照22日的價位購回,否則大家就到交易大廳去搗他個稀巴爛!看官會不會以為我腦瓜出了問題? 但是最近就出了這樣的一些人你未必敢說他們有問題,因為他們會拉幫結派扯了大旗喊著喇叭堵在你家大門口讓你什么事也干不成,人多勢眾的時候還可能抄你的家砸爛你的攤子不讓你再做買賣。查看一下今夏以來尤其是9月中秋發生的各地新聞,或者在網上輸入“萬科降房價遭遇業主阻撓”的關鍵字,你可以看到發生在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地的事情可以證明我絕不是在編故事。萬科新房銷售順應市場下調房價,卻遭遇了降價以前的購房業主阻撓,他們“不準降價”,否則要開發商退房或者補償損失,借口是前面自己買了高價房是“聽信了開發商宣傳”(頗像股票跌了股民應該怪罪那些鼓噪的莊家分析師而要向他們索賠)。 誰都知道他們的不滿大都來自于房價上漲而轉手牟利的投資期待落了空,雖然他們也明白相互炒高房價這個擊鼓傳花游戲的最后一接必定是顆炸彈,只要在自己傳遞出去的時候有得賺就行了,然而沒想到這顆炸彈好像已經落到自己手里。 物業短期貶值是讓人堵心,但是炒房游戲當中輸不起的人似乎太多了,而且輸不起就砸人家場子的人,也沒有見到有被追究治安責任或毀壞他人財物責任的報道,這場另類的欺行霸市,到目前為止竟然也只是停留于“是非由人評說”的階段。盡管他們也沒有從由人評說的輿論當中討得便宜,但是我們還需追問,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們可以蔑視從人類有了商品后就已經建立的交易規則,并且可以以暴力的方式公然阻止他人繼續進行自己失利的合法交易?或許某些業主真的在這場交易中遭受不公,但是一味以“奸商”來描黑每一次的“維權”對象則難以入情入理,如果對方真的玩了貓膩,“用比反革命更反革命的手段來對付反革命”這樣的斗爭邏輯難道就可以演繹為商業領域的維權模式? 查不到業主當中有多少人進行這種“維權”的數據,但是網絡上與之對立的大多數卻是未來的購房者。以北京潘石屹為代表的逆風而漲獲得了業主的喝彩,以深圳王石為代表的順風而降受到準業主的擁戴,以利益的得失劃分各自的陣營,這似乎看起來符合常理,但是其中商業道義的旁落更加令人憂慮。潘石屹及其擁躉們是否相信,世上真有只升不降,亙古不衰的事物? 不要誤會潘和其他的炒房者會如此地執迷不悟,他們真實的意圖不過是祈求這顆炸彈揣在自己的懷中時不要爆炸而已,扔出去炸死別人他們是不在意的,一旦他們脫手,八成誰又轉身做了最堅定的降價派。 一戰失敗后的普魯士,前途迷惘,民心潰散,“人人痛恨腐敗,同時痛恨自己沒有腐敗的機會”,由此導致的極端反彈,孳生了德意志第三帝國變態的國家主義和邪惡的種族主義。
由“炒房”到“退房”的鬧劇在今天并非普遍,在當前改革開放中的中國也僅僅是不和諧的插曲。在新中國里誕生不足二十年的業主們,體驗著商業規則的公平和無情、算計與詭譎,承受著贏利手段與道德標準沖突的困惑,同時還肩負著引領社會其他經濟群體主動促進社會善治、構建社會物質與精神同步發展的歷史使命,倘若讓“人人痛恨欺詐,同時痛恨自己不能在欺詐中獲利”的風氣得逞,那么社會誠信和商業道德將無以為本。 原載于《現代物業》雜志2008年10期總第97期 (責任編輯:dja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