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業管理的延伸服務探索,應該有十余年的時間了。物業管理公司開展延伸經營的起因是勞動用工成本的連年上升,物業管理單位眼瞅著自身利潤不斷被“蠶食”,卻又無計可施。也曾試著去打破物業管理費漲價的“天花板”,可鮮有成功者,最后只能以“成仁”來安慰自己?吹轿飿I費上漲之路頗為艱難,甚至行不通,志士仁人開始探索其他的增收項目,于是戶內維修、租賃業務、代購與代送、家政與室內環境打理等所謂的多種經營,一度開展得如火如荼。時至今日這些項目已經不再是什么創新,因為行之者眾,也算不上是延伸服務了,業主也早已習慣有事找物管。延伸服務的吆喝聲已經足夠大,但如果細算一下這部分的營收貢獻,恐怕真的是杯水車薪,很明顯不是預期的生財之道,能解決管理團隊的一次福利發放就不錯了。
縱觀當下物業公司開展延伸服務的模式,基本可歸為三個類型:一種正如前文所述絕大多數物業企業都在實施但意興闌珊的“多種經營”型;第二種以深圳“彩生活”物管為代表的,以住宅項目為平臺,整合周邊餐飲、商鋪、配送等資源,打造姑且稱為“社區電商”的類型;第三類應該算作國外模式,以世邦魏理仕、仲量聯行等所謂的“五大行”為代表,利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全球優質客戶資源,注重招商開發、金融服務、投資研究與策略顧問甚至包括房地產建設與材料采購咨詢等,為業主和租戶帶來高附加值的物業服務。
以“多種經營”型為例,物管企業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需要大的投入,也沒有深度挖掘客戶資源,所以基本以上門維修、戶內清潔、代訂報刊雜志、代租車等簡便易行的項目為主,即便掌握了一些業主的房源信息,由于沒有專業的營銷人員、良好的管理機制,最后只能看著世聯、中原等中介機構在項目周邊遍地開花。倒是有些公司在電梯、空調等設備管理方面下工夫,組建專業團隊、申報相關資質,不僅做好了自家所管項目的機電運行與維護,還能在市場開拓上有所作為。這類公司如果繼續提升管理與技術能力,一定可以憑專業化脫穎而出。香港好多企業的做法是只保留項目的管理人員,而將物業本體維護、機電設備運行、維修與保養等工作外包,由于各自都形成了規;洜I,不僅是專業發展的需要,也相應地提高了用工效率,實現了雙贏。反觀內地市場,只是礙于消防、電梯等設備有法規要求,才轉而分包給專業公司,剩下的部分則自己招兵買馬,一群人守住一攤子設備;而所謂的專業公司多半是消防系統施工、電梯安裝單位兼做售后服務,真正由物業管理公司在機電管理方面做大做強的幾乎沒有。高緯環球進入中國后,正是憑其設備設施管理及咨詢方面的專長,率先搶占了華為、上海中心大廈等高端客戶資源,然后再逐步滲透進常規物業管理。所以,若想在一眾物業公司中脫穎而出,機電設備的專業化管理至少是一條近路,因為當前管理的設備可以作為實施的基礎,也有成功者在前指引。但是,僅憑公司大、價格低還是無法提高市場占有率,必須在環保、節能、智能化方面不斷地研究和積累人才,要具備專業廠房、實驗室供電、超高層樓宇的電梯、供水、排風等設備的管理和維護能力,才算真正把物業的延伸服務做到名利雙收。
。ㄎ赐辏
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14年第4期/總第286期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