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老型物業服務企業”是指重點關注社區內居家養老的物業服務企業。居家養老服務依托社區,它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養老服務已經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但目前我國居家養老服務供給不足、比重偏低、質量不高,不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社區老年人越來越多,這些客戶對物業服務需求也在增加、變化,引導著物業服務公司逐步向養老、個性化服務方面進行拓展。社區養老結合了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兩種方式的優勢,同時又彌補了其不足,表現為:老年人在不脫離家庭、不脫離兒女和不脫離熟悉的生活環境下,享受家庭養老力所不能及,社會養老又做不到、做不好的照料服務,它是既符合國情又符合老年人現實需要的養老服務形式。物業服務公司的物業服務人員對老年人接觸最多、影響最大,要讓老年人有尊嚴、快樂地生活,就要做到讓其對老年人尊重,所以要采取一系列跟進服務措施。
心理契約即員工與組織雙方在相互關系中己方要為對方擔負什么責任義務、同時對方要為己方擔負什么責任義務的主觀約定,是雇傭雙方或勞資雙方關于雙邊關系中相互責任義務的主觀信念。心理契約是以承諾為基礎的責任觀,違反契約對個人和組織都會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波及員工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對組織情感的投入以及員工的流動率。親老型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人員以前大都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訓練,熟悉工作需要進行培訓以及進行實地考察,從而轉變工作理念和行為。因此,基于心理契約機制來對親老型物業服務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有其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本文以心理契約的視角,為這類企業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可行的對策,以期有助于企業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層次,更加順利的開展新業務。
。ㄎ赐辏
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15年第5期/總第324期
(責任編輯:現代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