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城市已經步入一個以交易、娛樂、游戲為主流活動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是否能夠正常地生活下去越來越取決于你是否能從無處不在的競爭中勝出,輸贏得失之間倘若有人膽敢聲稱自己對此淡泊或言放棄,可能的結果只是讓別人覺得要不就是贏家在做秀,要不就是多了一個可憐蟲的自我安慰;也許并不是沒有信念、意志、責任這些與交易、娛樂、游戲的本質相悖的東西存在,而是因為我們無法回答在今天每當提及它們的存在都必須面臨的這樣一種拷問:它們還能值多少錢?
對于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來說,信念僅僅是“好好活著,做有意義的事”,因此帶給他每天的思考,就是判斷一件事情是否有意義并因此值得和必須去完成,而對于他的有意義的標準,是不讓幫助自己的人失望,不讓愛護自己的人難過,不讓自己的行為違背自己的誓言。認識到這些并不困難,甚至在越來越聰明的現代人眼里這些東西已經簡單到上不了臺面,許三多卻將此當做自己人生的目標而付出了極端的固執和堅韌,一切讓他信念迷惑的東西都必須水落石出,一切符合他信念尺度的事物都不可以打折扣,這就使他對信念的追求注定是一種苦在心底的自虐,這種自虐所包涵的自我犧牲有時會像鏡子一樣讓自利者不安,所以這種自虐就很容易會遭到聰明人的嫉恨,同時又因為信念的執著者往往會對與他信念無關的東西極度愚鈍而疏于防范,這就給聰明人的嫉恨提供了許多可以愚弄和奸污信念的理由和機會。
所以,除非是信念公然得到推崇,否則信念也只會淪為游戲人生里的障礙和難堪,勢利表演中的賠笑和看客,權謀交易時的崗哨和幫兇。
到了這個境地,更多的人當然選擇不愿信其有,寧愿信其無,只剩下意志成為堅守和執著于信念者的唯一支撐,只剩下一種盡人之所悲而悲無人之所喜而喜的憐憫,人云: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禪說:大音稀聲,大道無形。悟者自有成算,掂量機會與成功對此嗤之以鼻,然而卻有執迷不悟的小人物天生就是為了信念,他“不拋棄”自己的義務和責任,“不放棄”自己的信仰和承諾。
小善同弱,不以物喜也有己悲;大善同惡,最能殺敵的士兵才是最能制止戰爭的士兵。面對智慧的木訥我們沉默無言,面對英雄的孤獨我們眼中有淚,面對信念的破落,我們還有誰會心碎?
走出劇情同時也暫時告別名利場,朦朧迷糊間想象自己遇到了許三多,也像他一樣問幾個屬于睡不著覺就數坦克不數羊的問題:
1、在社區物業管理活動中,業主對自己的鄰居,物管對自己的住戶,開發商對自己的客戶,地方政府對自己所轄的社區,他們具體的承諾到底是什么?
2、業主在社區自治要求之中,他們到底要趕走的是什么?為什么?
3、為什么業主通常會要求物業管理人員提供自己的是“服務”,而施加其他業主卻是“管理”?
4、房價狂飆當頭反而到處是趨之若鶩的市民,他們還能算是受害者嗎?
5、住宅物業管理費近十年相對其他行業幾乎不漲反退,業主仍然拒交,其中誰是受益人,誰是受害者?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問題和答案吧,或許一切仍然與信念無關而貽笑方家,可是沉默而乃至沉沒的總是信念,那么我們還可以信什么呢?
原載于《現代物業》雜志2007年10期總第6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