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anna Yu
原載于《現代物業·新業主》2019年5期/總第458期
物業經理貝佐安沒想到,他的日常工作竟然要與狗糞打交道,更萬萬沒料到,大學讀商科的他,要開始惡補動物知識的課程,并且還是關于寵物狗基因的高端知識。
隨著多倫多公寓大廈雨后春筍般涌現,居住大廈的人數激增,帶動寵物隊伍也日漸壯大,有關寵物糞便擾民的投訴也與日俱增。大廈的樓梯間、郵件室、停車場和綠化草地……一些沒有公德心的寵物主人讓寵物們隨心所欲地在公共場所方便,完全漠視“Stoop & Scoop”(意思就是寵物便溺,主人必須立即清潔)的大廈規定。通常所見,每個在街上遛狗的人,都應該是一只手用繩子牽著狗,另一只手拿著膠袋,隨時準備“收獲”糞便。
為方便居民,不少大廈出入口還專門設置狗糞膠袋箱,供遛狗者免費索取膠袋;箱子還同時收集棄置的狗糞,“Stoop & Scoop”的招牌亦隨處可見。然而,極少數頑固不化的遛狗者依然我行我素,大廈住戶對動物糞便造成的滋擾怨聲載道,人神共憤。物業管理公司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處理住戶的投訴,通常還要大費周章,翻查保安錄像帶,才有機會發現元兇,對不負責任的寵物主人警告和罰款。但更多時候,攝像鏡頭不夠高清,又或者狗在鏡頭以外的地方便溺,尤其是在戶外的草叢里面,物管就無所適從。住戶的不滿和怨氣讓物管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寵物糞便固然令人惡心反胃,而其引發的危害健康隱憂更讓人關注。加拿大公共健康協會指出,春天融雪或大量降雨后,寵物糞便滲入泥土、散發到空氣之中,最終注入河流湖泊,造成水質污染,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病(又名副傷寒)肆虐,嚴重威脅到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健康。
忍無可忍之下,看似夸張的“為民除糞”舉措出現。從狗糞里面查找DNA基因資料,繼而追尋它們所屬的公寓單位,利用確鑿證據嚴懲狗主人。十幾二十年前,昂貴的基因測試通常只用于偵破刑事案和親子鑒定等。時至今日,基因測試已日漸普及,常用于家族基因和健康治療等目的,價錢驟降,已變成大眾可負擔的檢驗項目。
在北美,一家名為PooPrints的公司專門為住宅大廈設立動物糞便基因庫,已為超過3,300家物業服務。物業管理公司把轄下大樓的狗基因測試樣本郵寄到位于美國田納西州的檢測中心,所有基因資料都會嚴密存放在全球動物基因資料庫(DNA World Pet Registry,WPR)內,資料具高度保密性,嚴格遵循私隱保護及電子檔案條例(PIPEDA)和聯邦隱私權法。每一只狗的一次性基因樣本費為60加元。
物管一旦發現不負責任的棄置狗糞,提取樣本郵寄到測試中心,中心比對資料庫內的資料,以確定糞便元兇,準確率幾乎是100%。被基因科學報告認證后,“涉案”的狗主人要支付基因測試費、清潔費、設施損壞費、行政甚至法律費用等,罰款由150加元至350加元不等。
事實上,大廈引入動物基因管理庫的概念,實在是窮途末路的最后招數。物業管理從不提倡以罰款為管理手段,更不會以高額罰款作為創收的方式,而是謹守維護大廈整潔和睦鄰友好的初心。當大廈宣布即將實施動物基因登記制度遏制狗糞肆虐后,貝佐安所管理的大廈情況有所改善,但好景不長,不久又在大廈郵件房內監控沒有覆蓋的角落發現狗糞,于是決定從長計議,把強制性的動物基因管理作為大廈新條例。
《共管物業管理法》及大廈章程申明:為維護大廈居民的健康和安全福祉,業主委員會有權制訂新的條例。新條例公示全體業主30天,如果限期內沒有超過15%的業主聯名反對并要求召開特別業主大會公投推翻此項新條例,則該條例將正式實施。
貝佐安所在大廈遵循以上程序,正式通過并實施動物基因管理條例。大廈內的所有寵物必須接受基因樣本測試,寵物基因資料都依例存放在資料庫,以備日后用來核對大廈范圍內違例棄置的糞便。
至于誰來支付測試費,又是眾說紛紜。有大廈要求寵物主人支付一次性費用,但立即招致養寵物業主認為自身受到歧視的非議;但若把全部開支算進大廈的運營基金內,家里沒有飼養寵物的業主則會認為不公平,他們沒有寵物,為什么要分攤寵物業主們的費用。與此同時,個別寵物主人還認為大廈侵犯了他們愛犬的私隱,拒絕登記。
我個人認為,實施寵物基因管理的大廈,其涉及的費用應該劃入大廈每年的運營基金內,而不是要求寵物主人支付。因為大廈給予每個住戶飼養寵物的平等權利,就不應對他們額外征收費用;其他沒有養寵物的住戶也會因為這一條例而享受到優美潔凈環境,其居住權利得到保障;況且,一旦違例的寵物主人被證實,數百加元的罰款會如數作為大廈收入,抵消之前的登記費用。
當寵物便溺已到了失控的狀態時,以寵物基因鑒定找出肇事元兇,是無可奈何之下的手段,也算是最后的殺手锏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公寓住戶對這新條例都表示歡迎,每一位住戶都必須有最起碼的公德心,尊重大廈環境,尊重大廈員工的辛勤勞動,尊重友好睦鄰關系。 |